“育·愈”结合,以美育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1-20 08:35:29
美术具有天然的教育功能。现代艺术研究表明,美术用其独特的视觉形式和视觉性思维,为学生心智发展提供了认知、表达、转换、处理、创造的过程和机会,为学生的思想情感提供了想象、体验、沟通、启发、调适的空间和平台。
自1997年国家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以来,美术课程进入了高中课程体系,逐步走进了高中课堂。可是,侧重于美术鉴赏的高中美术课程,为了方便“教”与“学”,教学方式基本以讲授为主,这种被动式学习过程难以发挥美术学科在启智、育美、养德、健心等方面的特殊作用,而且仅仅通过“观—赏—思”也不能充分运用到美术特殊的教育功能。所以,为了深入挖掘美术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镇江心湖高级中学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结合绘画治疗工具开发美术课程教化功能的行动研究》(批准号:T-c/2021/21),探索出“育·愈”结合的教学策略。
“育·愈”结合的目标和意义
“育·愈”结合主要着眼于能力培养和心理调适,深入挖掘和应用美术的天然教育功能,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育·愈”结合的目标。通过“育”,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和学以致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会调适心理状态,积极应对来自内在或外在的负面情绪,促进个体人格健全,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启发教师充分认识和积极探究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不断更新理念和创新方法。
“育·愈”结合的意义。“育·愈”结合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心理疗愈融入学科课程,营造积极、包容、思辨、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既能获得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不仅能提高学习内驱力,还能促进个性化发展;不仅能启发教师主动反思美术本质属性及教育价值,还可以极大丰富美术课程“教”与“学”的内涵和方法,全面而科学地完善学科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学校美育浸润的深入发展。
“育·愈”结合的特点与优势
“育·愈”结合的美术课堂,不仅有深度,而且有温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思维发展,更好地理解美术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和艺术内涵,运用美术方式理解世界、表达自我,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形成健全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教育与治愈双重目标并行。“育·愈”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落实美术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以美育人核心目标。“育”是立足学科课程,围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不仅突出学科知识的理解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还要发展学以致用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愈”则是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出发,在美术鉴赏的系列学习活动中渗透心理学内容,通过同理心和共情,引导学生发现可以运用美术语言和形式表现独特的自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欣赏自己、正视自己和包容自己,从而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打破界限推动跨学科融合。“育·愈”结合的策略,并不是简单的美术学与心理学的融合,更非单纯利用心理学分析来甄别和判断学生的行为状态,而是借助心理学的暗示和隐喻,着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坚韧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打破学科内的知识局限和探寻跨学科领域的多种可能性,带动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深度思考和探究,通过美术的视角观察、判断自己的所见、所思和所感,学以致用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终形成融合和跨界的思维能力,发展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助力积极人格激发创造力。“育·愈”结合的课堂是包容和开放的,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将得到尊重和理解。虽然美术作品是公开的、面向公众的,但是美术语言却具有一定的隐喻性和暗示性,因而美术表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所以,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美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获得满足感,这有助于强化他们内心的乐观与自信,有利于形成坚韧、好奇、创造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具有积极品质的人的思维更加开放和包容,往往敢于接纳新鲜事物和挑战困难,有勇气面对失败并能从中提取经验,而这些优势正是创新创造所必需的内在驱动力。
关注内驱力激发深度学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层次,其中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对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而言尤为重要。当前,高中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学业压力,因学业压力带来的愤怒、失望、孤独、失落、怀疑等负面情绪恰恰会成为学生进步的巨大障碍。“育·愈”结合教学策略的基础就是尊重与信任,当学生的心理与情感需求得到理解、释放和满足时,就会放松心情,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动力和热情,敢于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注重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育·愈”结合的学习环境中,基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信任关系,团队协作效果大大提高。“育·愈”结合有利于创新创造、跨学科项目实践任务和心理支持及引导,帮助学生有效整合学科知识、融合跨学科内容,促进创新思维发展,形成持久学习力。而且,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并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学生身心发展更加全面。
“育·愈”结合的方法和内容
美术学习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来都需要丰富的情感体验参与,这是美术课程的独特性使然。“育·愈”结合的高中美术课堂,真实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拥有情感支持、包容气氛的学习情境,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自我治愈的能力,在“育”与“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建构个体的美术观念和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特定目标设计单元化课程。“育·愈”结合策略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将改变过往面面俱到的解释型讲授模式,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能力形成探究性学习主题,选择具有揭示作用的内容和方法,形成指向美术属性、美术方法和美术观念的基本观念和基本问题,从而引发并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单元学习课程。在具体的教与学过程中,单元课程会被分解和分层,形成具有内在关联的一个个教学环节,且所有教学环节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都必须指向解决基本问题、揭示基本观念。在逐层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图像元素富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信息,创造性表达个体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讨论、策划、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个体的存在感,获得新鲜感、成就感、满足感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丰富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经验。
以项目化学习促进问题的解决。“育·愈”结合策略下的高中美术鉴赏学习,将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紧密联结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得出基于课程的基本观念和基本问题的项目化学习主题,设计出能够凸显项目化学习主题的表现性任务,然后按照知识、目标、策划、探究、实践等步骤设计学习过程和环节。教学之初就需要学生明确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美术鉴赏与美术表达并行,旨在通过项目化学习从“育”的层面帮助学生在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美术语言、艺术元素与艺术创作之间的联系;从“愈”的层面,帮助学生运用美术的方式观察、思考和表现,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找到内在的真我。
基于尊重和信任的多元评价机制。在“育·愈”结合的理念下,评价将更为科学和全面,是多维度和多元化的,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基本原则,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水平,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思想情感和心理素养的形成。参与完整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有助于学习改进和心理支持的反馈和建议,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由于“育·愈”结合策略的基础就是尊重与信任,在被尊重、被信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完整学习过程中得到客观分析、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学生个体自我觉醒被唤起,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获得正向发展。
美术的视觉艺术属性使美术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传递性和情感交流性,高中美术鉴赏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美术作品的视觉体验与分析。因而,“育·愈”结合策略就是试图规避既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利用学科独特的教化优势,有效落实美术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以美育人核心目标而产生的。“育·愈”结合策略是适应当前教育环境、充分体现美术课程学科教育功能、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育”能够培养和奠定学生的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能力,“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思维发展。当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和心理调适交织在一起,学生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获得充分体现时,课程就能够吸引学生关注学习内容和过程,触发学生的灵感,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中国教师报》2024年11月20日第14版
作者:席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