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追梦华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徐婷婷|让旅游成为美育课堂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4-11-20 15:51:31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和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激励措施的推出,各地文旅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自暑假开始,国内各地的亲子游和中小学研学游的热度持续攀升。旅游不仅是一次休憩和娱乐,假期旅游也是一次难得的美育机会。通过旅游+美育,家长带着孩子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

什么是美育?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通过探索艺术、音乐、文学、建筑等领域中的美学原理和审美体验,促使人们获得启发,对现代社会进行反思,重拾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重新审视和感知身边的美好,从而提升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现代意义上的“美育”概念,却有着悠久的美育实践传统,注重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例如,在儒家思想中,美育被视为人的修养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经典文化、音乐、礼仪等,人们得以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能力。

具体来说,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音乐、园林等都被视为重要的美育载体。例如古代的音乐,能够调和人的情绪,提升精神境界。通过学习和演奏乐器,人们培养了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情感和内心的寄托。中国古代园林以其精心设计的景观、建筑和植物,创造出独特的美感和氛围。人们在园林中漫步、欣赏,与自然互动,提升了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这些美育传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实践和推崇,不仅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对人的个性和修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过多次“美学热”,包括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端至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热潮。这些历程都充分印证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审美基因。近年来,在出土的三星堆青铜器中,诸如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太阳形器等,都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深邃的美学内涵,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为当代与古代审美之间的对话提供了珍贵机遇。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美育的认识有一个严重误区,觉得美育就是艺术技能教育。其实,最好的美育不在学校课堂上,也不在兴趣班里,而在各类审美实践活动中。当下,亲子游和研学游流行,使旅游美育引领了风尚。

何谓旅游美育?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旅游活动进行的审美教育,是在旅游中产生、完成的美感教育,培养和提高旅游者对现实世界(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世界的美的感知、鉴赏、创造,从而陶冶人格修养,丰富生活趣味,促进身心健康,升华道德情操。

旅游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和生活美于一身,涉及阳刚、崇高、秀美、悲壮等审美文化形态。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将美育与旅游相结合,具有诸多益处。

旅游美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美的敏感与欣赏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周围的美,无论是自然景观、艺术作品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旅行体验,孩子可以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学会感知、理解和欣赏美的特征,重新审视和感知身边的美好。

旅游美育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现代社会过于强调实用和功利,导致人们往往追求经济效益和实用性,忽视了艺术和创造的重要性。通过旅行中的艺术活动和创作参与,例如手工艺品、陶艺、绘画编织等,孩子通过实践的创作表达,阐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游美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凡懂了美学的理论,并得了美术的陶融的人,可以养成一种高尚活泼的人生观。”在现代社会高压力的环境下,人们常常面临焦虑、压力和情绪困扰。艺术作品可以触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参观当地的艺术博物馆,欣赏当地的音乐、舞蹈或戏剧表演,通过体验不同艺术形式和情感传递,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

旅游美育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包容心态。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社交相对固定,接触到的文化多样性有限。通过旅游,孩子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当地的文化活动、节日庆典和民俗表演等,可以增加孩子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全球化社会中的适应能力。